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、深化和扩展,更是对教学质量的直观呈现和反馈,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。“双减”后如何布置作业,如何布置好作业困扰着许多学校和老师。35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宋校长认为:“双减”也是“双增”,当我们在考虑不做或少做什么的时候,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“做些”或“多做些什么”。“双减”给学生做减法,教师就需要做加法,加师德,加责任心,还要要用心、精心、细心设计作业,提高作业质量,从而抓住减负增效的关键节点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习的负担。在总校长的带领下,35中学全体教师利用假期进行了校本作业的优化设计。
短暂的假期里,老师们是忙碌的,看课标、查资料、研习题。在新学期来临之际,一本本校本作业(试用版)诞生了。为确保作业的高质量,35中学全体教师相互探讨、反复核对、多次审核,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,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差异,注重题型多样化,兼顾基础训练与核心素养的提升,处理好作业“质”“量”的平衡,切实将作业量减下来。



新学期第一天,教导处、教科室组织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,宋校长在会上再次强调,要在研读课标的前提下优化作业,组长严把作业量,注重题型研究,确保题目的正确性、科学性,杜绝重复性考查,体现探究性作业。

各教研组、备课组积极响应,分校区召开了教研组会议,将精神传达至每位老师,并从数量的限度、难易的程度、题型的多样几个方面,切实指导老师们修订优化作业,强调认真修订,反复审核,确保高质量的校本作业尽快投入使用。





学校建立了常态化校本作业教研机制,精细管理校本作业的设计、审核、把关、公示、使用、修订、更新等环节,形成了完整的校本作业研发、优化、使用机制;搭建了作业监控平台,建立作业长效治理机制,定期发布作业相关信息,动态监测学生作业负担状况,持续研究存在作业链中的各种问题,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包括定期给教师、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必要的反馈,同时也会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估与指导。
“双减”,不减质量,不减成长,不减责任,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效减轻,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,学生才能够更加全面发展,身心更加健康,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,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